电视上古装剧盛行,“万岁”“千岁”之声不绝于耳。那么,这两个称呼是怎么来的?有 “万岁”“千岁”,那有没有“百岁”呢? “岁”,最早并非皇帝的专利,而是人们的一句祝福语。“万岁”即是万年,有永远存在之意,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,后来逐步成了对君...
2019-02-19 18:13:00 [美文悦读]
四十年,在人生的岁月中,许多事会烟消云散,即是一些影响较深的事情,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化。可是,离我而去已四十年的爷爷,他老人家生前的点点滴滴却每每在我眼前浮现,回想起来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 我六岁的时候,父亲就因病去世,年仅28岁。那时候...
2019-02-19 18:11:02 [美文悦读]
文水大象古镇地处文水东部,连接着祁县、平遥、太谷等晋中平原,这里地处晋商的发源地。民国期间,大象古镇流通着许多字号的兑换券,信合堂、天德厚、云集号、大盛长、裕丰源粮庄等等,足以说明这里商贾云集,操奇逐赢。大象镇的成恩就是这么一位大财东,他娶了交城...
2019-02-19 18:10:02 [美文悦读]
接到部门主管电话的时候,一非正在和朋友喝酒撸串。顾不得先前“谁先碰手机谁买单”的约定,他赶紧接听。 “你在忙什么呢?”虽然只是很平常的开场白,但一非心里还是一紧:难不成又要加班?或者白天的工作出了什么纰漏? “不忙不忙,请问领导有什么指示?” ...
2019-02-19 18:07:01 [美文悦读]
十年前刚来这所学校任教的时候,年长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管他叫小李。现在十年过去了,年长的同事们还叫他小李,可新来的年轻老师们已经尊称他为李老师了。每当年轻老师叫他李老师的时候,他都尴尬地笑笑,心里叹口气: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。 大学一毕业,小李就过五...
2019-02-19 18:03:08 [美文悦读]
欢悦与离愁的气息弥漫在沟底村上空。沟底村的整体搬迁让人喜,也让人愁。喜的是终于要离开这贫瘠闭塞的大山了,愁的是故土难离,乡愁难续。 和村东头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村西头的冷冷清清。村西头只有一个院落。院子不大,没有院墙,南坡根是两孔窑,窑...
2019-02-19 17:59:47 [美文悦读]
那时外婆还不老。她时常倒几部车,来小镇看我和我妈。记忆中,她爱穿一件灰色咔叽布外套,冬天是驼色呢大衣、“料作裤”,裤线挺括。非但不老,还有点时髦。下雨天,裤脚会沾一些泥。我很少去汽车站接她,她总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,亲热地叫我“囡囡”。我很开心,外...
2019-02-13 09:47:04 [美文悦读]
侄女小兮从美国回来了。她在花山谜窟的一大堆石头里翻来覆去,小半天过去了,兴趣和脚力不减,接下来逛屯溪老街。面对密匝匝的流光溢彩的店铺,小兮新鲜劲儿十足,久违了!家乡变化大了。 她不停地转头看这买那。买了马记烧饼,还买了墨子酥、梅花饼等。她喜欢家...
2019-02-13 09:46:09 [美文悦读]
大红袍 友人小洁从武夷山下来,匆匆送来极品的大红袍,一种大贵不媚的红、一种典雅凝神的红冲击着感官,我几乎迫不及待地打开,在这万人欢庆的佳节里,一个人,享受一份升华了的孤独,温暖而妙不可言。 大红袍,偏偏这名字就这么爽朗豪气、这么让人顿生霸气。...
2019-02-13 09:38:34 [美文悦读]
小时候过大年,我们村有点灯盏的习俗——当然不只是过大年,据老辈人讲,是一年点两次。一次是从每年夏天的阴历六月廿三开始,点三天,唱三天戏;一次是从每年的正月十四开始,点四天,唱四天戏。六月点灯盏是祭龙王,无雨求雨求龙王、雨涝谢雨谢龙王。求雨、谢雨时...
2019-02-13 09:32:44 [美文悦读]